close

潮來潮往知多少?

 

~從水位變化觀察淡水河的感潮特性

 

一、 感潮河段


(一) 何謂「感潮河段」


河川出海口的水面,由於受天體運行的影響,海面出現有規律呈週期性

變化之潮汐,但有時氣象因素所產生的暴潮也會直接影響河口水位。

河口水位之變化可上溯至河川下、中及上游河段,

此受河口水位變化(主要為潮汐)影響的河段,即稱為「感潮河段」。

感潮河段 河水 的流量及水位 深受 外海潮汐的作用,

使得該河渠水位也會發生有規律而近似週期性的漲落現象。


(二) 感潮河段 的水文 特性


1. 潮位溯上的程度:一般河流的地勢 愈低平 (河床坡度越平緩 ),

感潮的河段會越長。 另外,枯水、豐水期的季節性流量及颱洪暴雨流量變化也會影響。

2. 乾、滿潮的時間較 河口延遲:川內浪屬進行性,因此通常河口有數小時的差。

3. 漲、退潮有時差: 河川淡水流量有阻止潮流上溯、降低漲潮流速與增大退潮流速之作用,

因此漲潮時間較短,退長。 同時,漲潮和退的 時差 也會 隨河川水量而增減;

一般在 豐水期時較大,枯水期時則較小。

 

4. 水理極具複雜性:河渠受到潮流往復運動,潮流不僅與床岸產生摩擦亂流引起紊流擴散,

而床岸之剪力作用也造成主流在橫向與水深方向之速度差,

再加上大型河口不均質之海淡水受地球自轉偏向影響,使得感潮河段之水理變得極具複雜性。

 

二、淡水河的感潮帶


由於淡水河流域河川之天然特性,感潮與非感潮河段之邊界頗為分明,

其中淡水河主流均屬感潮河段,長約21公里。


大漢溪自大漢溪口至浮洲橋屬感潮河段,長約9公里,

其河床坡度於浮洲橋急劇變陡且河床高於平均潮位,潮汐影響僅止於浮洲橋處。

新店溪自新店溪口至秀朗橋屬感潮河段,長約11 公里,

新店溪河床標高自秀朗橋上游起,已高於平均潮位約1 公尺以上,

因此潮汐影響範圍最遠亦僅達秀朗橋。景美溪雖在秀朗橋下游,

惟其河床從河口起即高於平均潮位,故均屬非感潮河段。

 

基隆河自基隆河口至汐止江北橋以上屬感潮河段,

感潮終點約為江北橋以上至五堵水文站間,感潮長度約31 公里,

平均潮差自江北橋以上逐漸減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酒空伯 的頭像
    酒空伯

    酒空伯の㊣白目無敵唬濫集團㊣

    酒空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